消费者数据再遭泄露!雅诗兰黛恐陷信任危机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L_amFS7bRz0bvWb0AyF0g 时间:2023/7/28 11:00:39 次数:
近日,雅诗兰黛(Estee Lauder)于当地时间周二在其官网公开表示,其系统遭黑客入侵,造成部分数据外泄,预计事件将进一步导致公司部分业务中断营运,公司正在积极调查攻击和损失程度。
雅诗兰黛在声明中称,雅诗兰黛首席信息官(CIO)迈克尔·史密斯(Michael Smith)和他的团队正在领导抗击网络威胁并保护公司数字基础设施的工作,为了解决数据泄露问题,雅诗兰黛现已寻求未公开身份的网络安全专家的帮助,并与执法机构保持密切合作。
不过,目前形势却并不太乐观。一个名为“ALPHV”的勒索软件组织甚至直接发帖,透露他们参与了雅诗兰黛网络攻击。ALPHV在组织暗网门户上对雅诗兰黛的攻击帖子中提到,他们破坏了公司系统,还补充说明另一个名为“CL0p ”的黑客组织也参与其中,其中,CL0p通过雅诗兰黛的 MOVEit 漏洞,还获取了公司内部数据的访问权限。据了解,帖子还包含有关雅诗兰黛网络攻击的赎金要求的信息,以及其窃取了档案中的文件大小 (131GB)。截至发稿前,雅诗兰黛方并未透露此次黑客的名字。
事实上,这并不是雅诗兰黛首次因用户隐私问题引发争议。
2020年,雅诗兰黛曾因官方服务器也曾遭到黑客攻击,导致其未加密的云数据库数据泄露,该数据库包含440,336,852条用户的敏感数据,涵盖了数亿条客户记录、内部日志、电子邮件地址等。不过雅诗兰黛在事件发生后称这个系统不是面向客户的,也不包含客户数据,并立即关闭了对该数据库的访问通道,对数据进行保护处理。
不过,2022年,雅诗兰黛却再次因通过官网虚拟试妆工具非法收集用户面部数据,遭到了消费者的集体诉讼等涉及用户隐私问题,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诉讼方认为,雅诗兰黛违反了国际广告法和BIPA,过去 4年伊利诺伊州的网站访问者使用雅诗兰黛的虚拟试穿工具时,都会被雅诗兰黛收集和存储生物识别信息或生物识别码,且没有告知在其网站上试用化妆品的任何消费者或征得他们同意。根据诉讼,隐私政策中并未包括披露雅诗兰黛收集、捕获、拥有或以其他方式获取消费者的敏感生物特征数据。所以诉讼方要求雅诗兰黛必须以书面形式披露收集、存储和使用生物识别数据的“特定目的和期限”。
其实,遭黑客攻击,泄露客户信息的例子屡见不鲜。2016年12月,日本化妆品行业巨头资生堂公司遭遇数据泄露事件。黑客入侵了资生堂子公司IPSA茵芙莎公司运营的化妆品网店,共计42万顾客的个人信息数据被泄,包括财务信息。
2017年,媒体曝光了丽人丽妆前员工泄露近千万条用户信息一事。据了解,丽人丽妆前员工杜城(化名)利用原来掌握的管理员账号,盗取公司客户个人信息并进行倒卖,非法获利近10万元。
2019年7月,丝芙兰向东南亚地区的用户发送一封邮件,称有未经授权的第三方机构多次非法入侵系统,盗取消费者的账户信息,其中包括姓名、生日、性别、邮箱地址、密码以及消费者的美妆喜好。但被盗信息并未涉及信用卡及相关支付信息。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用户数据遭泄露等隐患。
而对于此次再度爆出消费者数据泄露,可谓让雅诗兰黛的日子不太好过。
要知道,过去的这一年,雅诗兰黛集团连续四个季度的业绩都在下滑,2023财年前9个月,雅诗兰黛集团销售额同比大跌13%至1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883.06亿元),净利润出现腰斩,同比大跌55.6%至10.4亿美元。
今年5月,雅诗兰黛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三季度净销售额为3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2.5亿美元下降了12%,有机净销售额下降了8%;净利润由上年同期的5.58亿美元下降至1.56亿美元,同比下跌72%。
雅诗兰黛集团首席执行官Fabrizio Freda表示,业绩的下滑与亚洲主要是市场国际航班、签证发放和团体旅游等业务的恢复速度慢于预期,以及La Mer、雅诗兰黛和Dr Jart+等品牌在中国和韩国市场的疲软表现有关。
尽管客流量正逐步恢复,雅诗兰黛预计包括中国市场的亚洲零售业困境将持续到下一个季度。BARRON'S周刊分析师在此前的报道中指出,中国市场不仅是雅诗兰黛全面复苏的关键,也是未来增长的关键,该美妆巨头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
而Euromonitor数据显示,雅诗兰黛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被欧莱雅反超,目前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排名前三的集团依次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LVMH,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
市场份额下降的同时,营销活动也时有踩雷。雅诗兰黛近期还因推广文案词汇不当,在国内正陷入舆论漩涡中。
据了解,国内多位粉丝量在10w—80w不等的美妆博主,在同一时期推广品牌旗下、即将面向国内市场发售的新品“SOS闪修精华”(白罐内测版)时,均使用了“建议纳入医保”“天降紫微星” “xx战神”等词汇,遭到了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没看懂”“连医保都敢碰瓷”等吐槽。而根据我国现行《化妆品标签标识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的内容为禁止标注的内容。
而此次公关危机似乎也验证了,此前有多位业内人士关于雅诗兰黛失守亚太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决策层不够“本土化”的断言。
据了解,雅诗兰黛其实是最先把亚太总部迁到上海的美妆集团,但至今中国团队的决策却仍受制于集团总部,中国所有免税渠道的商品也由总部供货,相关业绩直接归属集团。受此影响,雅诗兰黛集团旗下品牌在中国的直营零售业务和免税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关系,出现了免税店疯狂压货和打折促销,直营零售门店价格高居不下的尴尬局面。
此外,雅诗兰黛集团在新品牌的收购决策上也屡屡失误,接连错失Charlotte Tilbury、Byredo和Aesop等品牌收购,直到去年底才以28亿美元收购TOM FORD品牌。然而在TOM FORD品牌正处于关键的转型磨合期,品牌创始人Tom Ford却突然宣布离职,失去创始人光环的品牌是否能保持关注度,也成为了雅诗兰黛集团的一大挑战。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雅诗兰黛集团还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除了加入开云集团美妆部门的Raffaella Cornaggia,该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研发骨干、雅诗兰黛亚太研发副总裁承静已加入逸仙电商担任首席科学官,加入公司已20年的副董事长Sara Moss也在7月1日宣布退休。
可即便自身处境严峻,雅诗兰黛集团仍计划延续涨价策略,今年旗下品牌已两次上调售价,以弥补利润差。据了解,继今年年年初雅诗兰黛旗下产品涨价后,7月1日,雅诗兰黛集团宣布第二波提价,相关品牌线上旗舰店已上调价格,涨幅为2.3%~25.6%。
或许是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今年2月开始就有消息传出,雅诗兰黛亚太地区管理层将面临调整,在研发方面也增加了投入,尤其是增强对中国市场的贴近研发。据了解,去年12月,雅诗兰黛中国创新研发中心已于在上海正式揭幕,该研发中心市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家集研究、构思、洞察、临床、感官以及性能评估、配方、包装和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发中心。
大数据时代,用户个人隐私已成为逃不开的“敏感话题”,人们对于技术被不当使用的忧虑一直存在,维护客户品牌信任度,才能为品牌提供持久发展源动力。与此同时,国内的市场格局也在发生转变,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大牌逐渐去魅,对国货信任度的上升,而且整体大盘的增量放缓,在这个由增量的竞争向存量竞争的格局转变之下,尽管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雅诗兰黛基本盘仍然十分扎实,但面对业绩下滑和信任危机四伏,雅诗兰黛恐急需做出调整。
声明:本站仅提供存储、搜索服务,如有侵犯您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负责删除。
上一条:美白市场活了!
下一条:打击违禁添加!国家药监局出手了